随着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苗种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主要养殖品种为中华绒螯蟹,分为辽蟹和长江蟹,长江蟹个体大,肉质好,产量高。辽蟹引进到长江水系后,不适应长江下游的生长环境,商品蟹提早一个月成熟(8月下旬),其蜕壳次数少,个体小,品质差,经济价值下降。各水系或不同种群的蟹苗蟹种移植到异地养殖,导致各水系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混杂。采购苗种以启东、崇明岛、水阳最为出名,为保证河蟹的成活率,现在当地育苗种的也比较多。
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主要区别:
名称 | 头脑甲 | 额缘 | 额角后方疣状突起数 | 前侧缘具 | 最末端一对步足的趾节 |
中华绒螯蟹 | 明显隆起 | 有4个尖齿,齿间缺刻深,居中一个最深
| 6个 | 4齿,第四齿小而明显。 | 最末一节呈尖爪状 |
日本绒螯蟹 | 不明显隆起 | 有4个尖齿,中间两齿圆钝,外侧两齿较尖,齿间缺刻浅,居中一个最浅
| 4个 | 3齿,第四齿退化。 | 宽而扁 |
苗种是大规格河蟹养殖的基础。好的苗种可通过以下几点来鉴别:
苗规格要匀称,基本上每个苗种的重量要相同。这决定着全年蜕壳的同步性,同步蜕壳能有效减少自相残杀,也能方便的药物的使用。
2、甲壳外观色泽光亮,腹肢齐全,无体表寄生物。
3、鳃:以白色浅白色为最佳,饱满富有光泽,不能有发黑,锯齿的现象。
4、爪尖:爪健全,金黄,无磨损。若苗种爪尖磨损严重,则可能是起水存放时间较长的苗。
5、腿:长、宽、匀称为佳,第三附肢超过眼点。这种苗在生长上具有优势。
6、营养状况:将苗盖壳揭开,以膏多者为佳。这种苗体质好,第一次壳容易蜕出。如果腹部光亮,透明没有肌肉,这样的苗蜕壳死亡率高。
7、母蟹腹甲和胸甲的比例要超过1.8,这样的苗种翻倍多。
8、肠道有黑色粪便、食线饱满。
总结为:“甲壳光亮腹肢全,鳃丝饱满规格匀,腿长黄多膏丰满,蜕壳翻倍倍儿强。”
点个赞再分享出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