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和它的亲戚)很多都是建国之前成的精,妖形怪状。我这个帖子,不过介绍其中的千分之一而已。
我们所谓的螃蟹,是十足目,短尾下目(Brachyura)的成员,寄居蟹则属于歪尾下目( Anomura)。寄居蟹“只有”六只步足,它的最后一对腿很小,藏在鳃室里。
一般的寄居蟹,和螃蟹提醒差太多,不用我教你们怎么分辨,但也有另类。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的勘察加拟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就是你们熟悉的阿拉斯加帝王蟹(英文名red king crab)。帝王蟹体型很大,可以重达8公斤,全身甲胄上长满了铁钉一样坚硬的尖刺,根本不需要住蜗居。
当然你们见到它的时候,它很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不过请记住海里并没有移动的蟹腿这种东西):
怎么看都是螃蟹对不对?可惜只有一点,出卖了它寄居蟹的身份——这货是六条腿儿的。
唔,绝不是被人偷吃了俩……
勘察加拟石蟹是寄居蟹中渔业价值最高的,个大肉美,年捕捞量6-7万吨,相声里郭德纲请于谦吃香辣寄居蟹,谦儿哥抗议什么都吃不到,其实他是没选对物种。
一只香辣帝王蟹一定能管饱的,嗯。
另外一个隶属寄居蟹家族的庞然大物,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上生活的椰子蟹(Birgus latro)。正如它的名字,椰子蟹吃(带壳的)椰子,也吃露兜树果实、腐烂的木头、海螺和垃圾桶里的剩饭。
果壳科普过,世界上第二大的企鹅叫王企鹅,第一大的企鹅叫帝企鹅。除了阿拉斯加“帝王”蟹,还有一个商品名澳洲“皇帝”蟹的家伙,学名Pseudocarcinus gigas,生活在澳洲南部几百米深的海里。这两个名字比企鹅糊涂,“帝王”和“皇帝”,你知道哪个大啊?
它是货真价实的短尾下目,长相也是标准的螃蟹模样,魁梧的体型再配上天生红色,真是狂霸酷叼。
对于宇宙终极的“能好怎”问题,答案是能,好,但你吃到的机会不多。一方面它的产量远比勘察加拟石蟹小,另一方面巨大拟滨蟹死后价值会大减,所以没有冰冻,都是活蟹运输。它一般是摆在一桌子海鲜宴正中间的压轴横菜,因为一身红显得喜气洋洋,尤其受亚洲人的欢迎。
“帝王”蟹本来够大,却被“皇帝”蟹压了一头,不知道它压力大么。
刚说到的巨大拟滨蟹住在海底,所以我们对它的繁殖了解甚少(几百米的海对螃蟹不算深,但对你们这些裸猿就不一样了)。雄蟹比雌蟹重一倍以上,还有粗♂壮的、仿佛撸得很多的右钳(偶尔是左钳),似乎暗示他要夺取美蟹芳心,凭魁梧的体格和巨钳跟情敌搏斗。在水族箱里饲养的公蟹,会用钳子摆pose,表示防御。但海底很黑,这样的表演有意义吗?
打捞上来的螃蟹提供了一条奇怪的线索——母蟹的伤疤。一些母的巨大拟滨蟹,腹部内侧可以找到伤痕,这是公蟹腹部最末一节刮伤的,暗示曾交配过。蜕壳的母蟹身上有磨伤,这说明巨大拟滨蟹会跟刚蜕皮的母蟹交配,才会磨破她软软的身躯。
总之,这些海蟹在海底做了哪些不河蟹的事,还是谜。
在各种《世界之谜》故事里,你一定见过一种叫“杀人蟹”的怪物,跟哥斯拉似的,因为核辐射而变异,性格凶暴,吃人。这种怪物的原型就是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属于短尾下目(真螃蟹),蜘蛛蟹科,生活在日本和中国台湾沿海500-1000米深的海底。
它是最大的蟹,也是最大的甲壳动物。可以长到18公斤重,螯足长1.5米,最前面一对步足长1.1米。
我们比较熟悉的蜘蛛蟹科成员,有牧人魁蟹(Chionoecetes opilio),也叫松叶蟹,可以长到1.3公斤重,是日本有名的海味。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也就是平时说的大闸蟹、河蟹,大家太熟悉了。
中华绒螯蟹的鲜味来自核苷酸和谷氨酸,另外一些氨基酸,如丙氨酸和甘氨酸,提供了甜味。另外,蟹肉里还有精氨酸,正如名字,这种兼具甜味和苦味的物质,在里也可以找到。
至于香味物质,种类就更多了:包括醛类,它们本身气味不好,但可以转化为具有坚果香味的苯甲醛;含氮硫化合物,煎烤食物的香气——烤肉、饼干和爆米花——多跟它们有关;酮类,它们有清香的花果气味。
美中不足的是,中华绒螯蟹肉有点少。也许就是如此,它才成为中国文人最喜欢的食品,也是最风雅的食品之一。
正因为肉不多,河蟹把游戏性做到了极致:又剥又嗑,一次吃到一点肉,不会饱,但有丰富的味道和香味,能挑动人继续战下去。勘察加拟石蟹和巨大拟滨蟹,在古代的文青看来,也许像是打死一只猪掉一地金光闪闪神器的那些游戏吧。
快速购买通道:
客服电话: 1810194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