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江如何打造稻田+田园综合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在田园上下足绣花功夫

——四川开江打造稻田+田园综合体

  本网记者 李传君

  种水稻一亩能收入多少钱?除去成本能有两三百元就算不错了。因此,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在调整产业结构时,纷纷把粮田用来种水果、蔬菜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但这不是正确的作法。怎样才能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能提高田地单产效益?唯有在田园上下足绣花功夫。四川省创意产业协会创意农业分会会长明星霖教授在这方面颇有研究。

  在四川省开江县甘棠镇、靖安乡境内,明教授的稻法自然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打造了万亩稻田+田园综合体,将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破解的一系列瓶颈。

  “我的方法就是将稻田用网子隔离成一个个单元,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然后将水稻种植与大闸蟹、龙虾、青蛙以及各种鱼类养殖结合,使单产效益能突破1.5万元左右,然后再通过植入稻田+文化元素,做活乡村旅游,并不断复制扩展。”明星霖说。

  目前,这个田园综合体中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农庄发展模式、产业效益单元发展模式等初步成型,养生文化、美食文化等体验走廊,阳光厨房、田园餐厅等已初步建成。

  以共享农庄造热乡村旅游

  “这一片我们搞共享农庄,有2000多亩,全部划分成100亩左右的单元,通过稻田+发展有机循环产业,并在其中修建适用于休闲的配套建筑,使之有‘农’有‘庄’,然后通过互联网以一万元为单位对其有机农产品及休闲体验进行网上共享众筹。”明星霖介绍说。

  在相对封闭的100亩左右的单元里,稻田边沿挖2米左右的深沟,沟里养殖龙虾或大闸蟹,并投放青蛙和其他鱼苗,田中其余部分依然种植水稻,田坎上种植蔬菜。在有山丘的部分种植果树,林下养殖鸡、牛羊等,粪便用来养殖蚯蚓或还田,蚯蚓用来喂鸡和鱼。

  “这样算起来,一亩产值可达到3万元以上,仅有机大米就能卖上10至20元一斤,每个单元就是300万元,以这个数字来众筹,出钱最多的还可获得农庄命名权。”明教授说。

  参与众筹的人可享受哪些权益呢?据介绍,首先可以获得与所筹金额价值相对应的本农庄所产的有机农产品和休闲体验消费,而且每筹一万元还可获得乡村公寓10晚的免费住宿,并以此叠加;另外,参与众筹者还可以带家人到农庄进行农事及休闲体验,并在“自己的农庄”宴请宾客,消费另计。“我们还要给每个农庄配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管家,由他建立一个庄主微信群或社交共享平台,随时向各位庄主发布农庄相应信息。”明星霖说。

  怎样才能吸引共享者积极参与众筹呢?明教授笑着说:“这根本不用担心,我们把乡村旅游造热,自然就有人来了,目前已经有几个农庄被本市一些单位认购,相信还会有。”

  造热乡村旅游,明星霖的妙招就是,利用各个农庄边沿的一些狭窄的空地,修建骑游道,将二十四节气等农业文化元素植入其中,随着骑游道的延伸,打造一些养生文化体验长廊、美食文化体验长廊,并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将一些农产品手工作坊还原展示,让游客在骑游的途中,可看、可听、可吃、可买,总而言之一句话:充分讲好农业故事。

  打造效益单元培育职业农民

  “我们用1000亩来打造10个左右的效益单元,然后返包给技术员、大学生、返乡农民、致富能手等,每个效益单元再带动几户有劳力、有发展意愿的农民,通过生产实践和技术、能力培训,让一个个农民成为职业农民,逐步复制我们的稻田+模式。”明教授说。

  每一个效益单元是什么模样呢?记者参观了几个成熟的模块。在一些地势相对平坦的田园上,已经被绿色的钢丝网隔成了一个个100亩左右的单元,在钢丝网的下端,还围了一层细密的塑料网。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明教授说:“这主要是防止青蛙逃脱;田块里投放青蛙,主要是用来消灭虫害,到了晚上,田间的诱虫灯一亮,青蛙就开始跳跃工作了。”

  稻田边缘同样要挖2米左右宽的深沟,深沟里养殖什么,各单元业主可在公司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稻田其余部分同样种植水稻,目前公司已成功拿到了有机农产品认证。

  “公司只是搭建一个创业平台,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业,每一个效益单元所生产的产品,公司全部包销售。”明教授说,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人才振兴,怎样才能实现人才振兴呢?他准备在田间教学,广泛吸引农业大专院校的学生来实习,更重要的是吸引返乡农民和有发展意愿的农民前来学习,将他们培育成成熟的职业农民。

  “让农民种地能赚到钱,自然也就能留住农民,从而最终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难题。”明教授说。按规划,这片田园综合体核心区为5000亩,目前建成区已达3000亩左右,而最终辐射带动面积将达到3.5万亩,涵盖甘棠、仁市、靖安3个乡镇12个村。

  “其实开江具有推行稻田+得天独厚的优势,境内有一个大二型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完善,土地主要是大块大块的平坝,素有川东小平原之称,我的理想是把整个开江作为一块试验田,然后让全省更多地方推广我们的稻田+模式。”明教授说。

  壮大集体经济带富本村农民

  在明星霖的构想中,每个村都得成立一家公司,在他的指导下推行稻田+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带富本村农民。在甘棠镇转洞桥村成立的开江县民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参观了他们打造的稻田+大闸蟹养殖基地,230余亩被钢丝网隔成了6个单元。

  “我们依托安徽一家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在池子里种植水草,投放田螺,并养殖大闸蟹和桂鱼、鳙鱼等鱼类,预计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干部介绍说。其发展模式则是采用股份制,首先是财政投入的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量化到每一个村民头上,然后是土地及劳动力资源折算入股,另外还有激励股、公益股和贡献股等。

  另外,村上还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和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劳务公司分类培训服务员、讲解员、技术员等产业基地急需的各类人才,由劳务公司统一派遣,公司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块每年约为集体创收5万元以上;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则将全村的乡村酒吧、乡村客栈、农家乐、共享农庄等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对外服务,村集体按一定比例收取一定的服务信息费,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7万元以上。这两块收入主要用于村集体开支。

  根据规划,在这块稻田+田园综合体中,还将修建3个聚居点,每户农民可用自家宅基地置换,在聚居点拥有80平方米住房和30平方米商铺,另加3套30平方米的乡村公寓。“我们既要产村相融,又要产居分离,将原来土地上的大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主要从第三产业中挣钱发家致富。而第一产业呢?自然是交给少数职业农民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明教授说,待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将广泛招商,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