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一名75岁黎姓老人,在杀螃蟹时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钳钳伤,导致伤口被食肉菌感染而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
短短三天病情迅速发展,黎老伯被送到广医二院时已休克,并发生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后老人被送入ICU,虽经过右上肢截肢抢救治,最终仍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经医生介绍,黎伯的伤口并不大,起初也没有引起老人的注意,因此他也没有对伤口做相应的处理。而后,黎伯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不但手背发红肿胀且发黑,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
在外院“吊针”不见效的情况下,黎伯才到广医二院急诊求诊,经医生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后对症治疗。
“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小心谨慎处理海产品。”医生提醒说,如果不小心被买回来的海鲜弄伤了手,记住要马上用消毒药水清洁;若有伤口裸露一定不要接触海产。有尖刺的鱼鳍、龙虾和蟹,同样可透过伤口传播给人类,因而潜水、垂钓、街市海鲜档均都存在一定风险。
食肉菌,又称为噬肉菌,这种细菌的致死率非常高。食肉菌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的一些混合病菌,是对于链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组织损坏的菌类总称。
食肉菌通过皮肤上的一些小伤口进入人体。比如小虫子的叮咬、不小心划出的伤口、吃生蚝等都可能会感染食肉菌。食肉菌最常出现在海产品上,例如一种存在海水中的创伤弧菌,若被海产品刺伤皮肤,这种菌可从伤口入侵人体。尤其是对于免疫力低的人来说更容易被感染。
食肉菌早期的症状和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咽喉疼痛等等,随后伤口越来越痛,体温会越来越高,感染部位发红肿胀,伴有出血和皮质变硬,跟着会有腹泻和发烧等并发症状。细菌会在任意筋膜部位繁殖,此刻必须尽快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给予抗生素,否则可导致败血症及多种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而现实生活中,关于“食肉菌”的报道并不少,因此,厨师朋友们一定要特别警惕跟海鲜有关的伤口。
▼
▼
▼
除了警惕伤口,又该如何预防呢?
小心碰
扑捉海鲜或宰杀海鲜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戴手套的习惯。
2、如果手上有伤口裸露,一定不要接触海产。有尖刺的鱼鳍、龙虾和蟹,同样可透过伤口传播给人类,因而潜水、垂钓、街市海鲜档均都存在一定风险。
被蛰伤或夹伤时,记住要马上用清水冲洗或挤压感染的血液,并且用消毒药水清洁。
被海鲜刺伤的伤口,可能会红肿,发热及疼痛,这些是发炎的症状,但若伤口感到异常痛楚,则很可能是食肉菌的主要症状,需要即时求医。若能及时治疗,人类往往可以通过抗生素杀死食肉菌,但稍为拖延,就足以令病情加重,即使最后保住性命,也可能难免要进行肢体切除手术。
小心吃
1、不要生食海鲜,最好是煮熟后再食用。
2、蒸煮贝类,要汤水沸腾超过5分钟,不吃壳未张开的贝类。
3、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下次吃时要煮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请到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