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No,No,No!
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No,No,No!
农民=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No,No,No!
(小编好有才好有才的赶脚,有木有木有!窃喜ing)现在的农民早就不是你想象中的模样喽,他们跨越省区、走出国境、打着飞机去种地。他们不光拼体力,也开始拼脑力、拼技术。挣钱不?那是必须滴!一个村收入能过两个亿(能弱弱地问下,他们村是种啥的吗?)赶紧往下看啦!
一、庄稼汉的“呆萌”生意
要只知道福建漳州是水仙的主产地,那你就out了!漳州邹塘村已经是我国最大的多肉生产基地了,作为邹塘村的核心产业,多肉植物种植让村民们2014年的收入达到了8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7000块,是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8000元的三倍还要多。这都不算啥!2015年,这个村的收入能达到两个亿。我的小心脏呀!
多肉植物,是近年来市场上走俏的一种观赏植物,全世界共有一万多种,目前常见的种类大多属于景天科和仙人掌科,在日本、美国、西欧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杂交品种。
跟其它植物不同,因为冬季温差大,低温导致叶绿素被破坏,多肉植物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会逐渐显现出颜色,所以冬天的多肉植物大多色彩斑斓,这也正是冬天多肉植物卖得好的奥秘。
现在,村里来买多肉的人不少,可这价格也砍得是相当的狠。先前能卖十块钱一盆的红心莲,现在客户非要五块钱一盆才收。
邹塘村里种的多肉品种大同小异,像红心莲、蓝石莲还有吉娃娃,都属于村民们说的普货,也就是大路货,几乎家家都种。种得越多,就越卖不上价,像红心莲和蓝石莲最近一年价格就被腰斩。
2014年12月份,村里的种植大户王建溢一个月就能卖十几万块钱,而这个12月,他只卖了七八万块钱。他很怕重蹈十多年前村里种植仙人球的覆辙,仙人球的价格曾经也很高,但就是因为后来成了大路货,没有人再愿意要。
到底该怎么办,王建溢想引进新品种,防范市场风险。他从欧洲引进了价值人民币四十万块钱的十几个新品种,但问题又来了,新品种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大面积种植了。
邹塘村有多缺地,到村里转一圈就知道了。村里3000口人,人均不到四分地。家家户户想尽了办法找空地种植多肉。王建溢家的院子都改成了多肉大棚。还有很多村民的屋顶都种上了多肉植物, 因为地少,村里修路的事儿都暂时放下了,大家宁愿路窄一点,一趟趟用电动车拉货到村口,把地空出来搞种植。
王建溢家8口人,总共2亩地。前年,费尽口舌才从一个亲戚手里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租下了三亩地。这还不是最贵的,村里路边的土地租金已经到一万一亩了。您还别嫌贵,不是熟人您绝对租不到。东北种水稻的地最多也就1000块钱一亩,这里的地价已经是东北农村的10倍了。
王建溢刚发完当天的货,就匆匆赶往机场。原来,王建溢找地,已经找到了2000多公里外的昆明。 他在那里租下了将近60亩地。
在昆明租地纯属偶然。同村的一个人在昆明开花店,店里卖剩下的花他就种下了,没想到,居然长得特别好。别人当故事听,王建溢却上了心。他上网查了查昆明的气候,海拔将近1900米,早晚温差大,紫外线强度高,夏天不过二十七八度,冬天也不会到零度以下。这最适合多肉植物生长。
几经周折,他们发现了昆明的老湾山村,这个村水源好,离昆明市区只有70多公里,村外就是国道,运货方便。巧的是,刚好之前包地的人经营不善,干不下去了。
包下地,王建溢一直是漳州、昆明两地跑。平时管理,全靠在当地雇的十几位百姓,简单培训以后,老湾山的这些老乡们掌握了不少多肉种植技术。
多肉植物最挑的是阳光和水。阳光充足,通风好,温差大,水源好,就能种出漂亮的多肉。同样的品种,昆明的品相就比漳州的好,售价也能贵一倍以上。
苗床上铺满的是刚培育的新品种,王建溢希望这批小苗能赶上春节后的销售旺季。
二、柑橘种植高手杨一刀
丑柑,虽说模样长得丑,但它多汁脆甜,自打1972年最先在日本杂交培育出来,一直是日本市场上售价最高的柑橘品种。十年前被引进成都蒲江的时候,杨理林第一批就报名尝试种植了。
市面上普通的柑橘零售价四五块钱一斤,但老杨种的丑柑能卖到十块钱一斤。眼前这30亩果园,按每亩收益两万两千块钱算,少说也能卖上六七十万。
要说这老杨,也是个能折腾有眼光的人,22年前,蒲江最先从普通柑橘改种脐橙的是杨理林;十年前最先主张从脐橙改种丑柑的还是杨理林,那时候脐橙还挺畅销,每亩收益能有5000块钱的收入,可仅仅过了5年,种脐橙的人太多,脐橙就是烂到地里都没有人收了。但改种丑柑的老杨钱照赚。
老杨的生意经,就是不断改良品种,如果等着品种老化、成了大路货再去改良,往往就太晚了。整整20年,老杨掌握了改良柑橘的绝活,就凭着这绝活,他成了蒲江的种植带头人。
技术好也有烦恼,一年前老杨的儿子辞职,回家开网店卖丑柑,这一开不要紧,销量猛增,库存都给卖没了。怎么扩大种植规模,成了老杨必须考虑的大事。
老杨家算上亲戚家的果园,加在一起也只有30亩,他想在蒲江再包点地,转了一圈他发现,周边可供流转的土地已经很少,能包到的地,成本每亩最低也要上千元了。
上哪儿去找地呢?县里农业局提出了一个思路,鼓励大家到外省去找地,用自己的技术换资源,这让老杨眼前一亮。为了知道哪里的地更适合种柑橘,他特意跑了一趟农科院的柑橘研究所,那里的资料显示,重庆忠县的土壤偏酸,和蒲江的土壤很类似,而且一直以种植柑橘为主业。拿到资料,老杨直接就杀到忠县考察。
一到那里,他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太落后,常年表面施肥,土地没有得到深耕,导致根系上浮,再加上土壤通透性不够,很容易引发柑橘根系的腐烂。
但同时他也收获了一个惊喜。赶场村以前种得都是哈木林,也是柑橘的一种,专门榨汁用。收获的果子一直是卖给当地一家榨汁厂,开始榨汁厂按五毛钱1斤收,农民的积极性还挺高,但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收购价格一年不如一年。听说蒲江的技术高手来了,当地村民都争着要把地包给他。
老杨的改良品种绝活,在这儿派上了用场。这绝活不是别的,就是“嫁接技术”。他的目标,是把忠县8000多棵哈木林,通过嫁接,给改造成“丑柑”和“春见”两个优质品种。
传统的嫁接技术,要等四五年才能结果儿,但老杨手里的绝活,能做到当年嫁接,第二年就能结果儿。
这绝活,就绝在老杨划口的这一刀上。柑橘主干分为三层,表层、形成层和木质,下刀如果不准,像纸一样薄的形成层很容易被破坏。老杨嫁接过3万多棵柑橘,练就了只需要一刀,就能把表层和形成层分开的本事,这样丑柑的枝条就可以紧紧挨着形成层,快速结果儿。
离这儿不远的仁和村,也有老杨新包的果园。、打药、施肥。一样的品种、一样的种法,在蒲江长得很好,在忠县却出现了黄化的问题。老杨把土壤和果叶样本送到了柑橘研究所检测,检测结果最近刚出来,问题还是出在土壤上面,当地的土壤里缺铁、缺镁。
老杨还在做着试验,寻找彻底解决黄化问题的办法。他和忠县的土地流传合同签了20年,能早一年出效益,他就有信心再承包下当地更多的果园。
三、走出国门去种地
跨越边境线,不去旅游,不去探亲,居然是去种地?小编不得不跳出来说两句,这位大叔,你到底是肿么想的,这也太任性了吧!
东北黑土地上白雪皑皑,虽说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农活儿,可老廖一点都没闲着。上网看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您可别小瞧老廖,他正做着一项跨国生意呢。这跨国生意,说起来也挺简单,就是到俄罗斯去种地。
到国外种地,十年前,老廖就开始尝试了,最开始,他是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下列区种非转基因大豆。
老廖家有两百多亩地,按理说不算少,那为什么还要跑到国外去种地呢?
这要从老廖所在的黑龙江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的290农场说起——290农场在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处,土地肥沃,耕地有61万亩。从1955年开始建设到现在,60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慢慢变成一个人口2万5千人的小镇。然而,人口增加了,耕地总量却几乎没变。算下来,人均只有24亩。而要真正产生效益,一个大户至少要种100亩到300亩地才行。
农场里可都是种粮高手,有技术但却没有足够的地可种。大家眼瞅着紧邻的俄罗斯,那边的土地荒着,都觉得怪可惜的。农场曾做过水土气候分析,和宝泉岭管理局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条件和宝泉岭这边几乎完全一样。
2004年开始,俄罗斯积极发展远东农业,宝泉岭农场觉得这是个绝好的“走出去”的机会,于是开始和俄罗斯人谈合作,鼓励大家到境外搞种植和养殖。老廖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老廖说,当时他投资一块钱,农场管理局就相应给配资两块钱,而且还不计利息,但是要三年还清。这么好的条件,老廖决定赌一把。只是在国外种地,也有很多难题要解决。
第一个难题就是汇率换算
在俄罗斯结算用的是卢布,但回国就得兑换成人民币。兑换的时机如果掌握不好,一旦卢布大幅贬值,老廖一年的努力很可能就白搭了。
第二个难题就是销售
如果在当地销售,老廖他们在俄罗斯没渠道没门路。可要是把大豆运回国内,关税和物流成本算下来,价格就没多少竞争力了。
第三个难题就是农机
在俄罗斯种地,大型农用机械少不了。但如果农场职工把自己的收割机开到俄罗斯,发运成本特别高。因为过境需要按农机进出口核算。按零配件,关税每公斤7.5元,按整车,关税每公斤高达15元。廖建华说,收割机买的时候不到14万,发到俄罗斯加上关税合31万,能买两台收割机了。
这两年,即便花上高昂的税费,也未必能把大型农机运出境。因为俄罗斯对大型农机具采取了新的配额制,没有配额就无法入境。这怎么办?
第四个难题就是化肥
俄罗斯对化肥、农药的施用标准要求极高,为了让粮食上市的时候能顺利通过检测,即便俄罗斯化肥价格比国内要贵上50%,农场职工们也往往会选择在俄罗斯当地采购。
不过,这些农药、化肥要从俄罗斯西部的产地运过来,往往需要经过一万公里以上的长途运输。过程漫长,出现风险的几率就很大。
没想到吧,虽然国外的土地又多又便宜,可要想挣到钱也没那么容易,不过宝泉岭农场已经把这些难题逐一破解了,想知道是怎么破解的吗,1月2日21:50关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乙未农村纪事:种植“飞地”生金记》。
▶2016年这些大事将发生!一张图全看懂?
▶【必看】新年你最关心的问题:会涨工资吗?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中国财经报道》
本文编辑:姜美羊
新的一年祝您工作一切顺利!↓↓↓欢迎分享和点赞哦~